竹利江:智能底盘在环测试技术大规模应用是企业核心软实力的体现


[汽车之家 行业] 10月21日~24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在中国重庆·科学会堂召开。SAECCE 2025通过汇聚行业智慧、展示前沿技术、搭建合作桥梁,并携手全球汽车科技力量,服务全球汽车科技发展,共创世界级汽车科技创新平台。

在SAECCE 2025于10月23日上午召开的“2025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全体大会暨智能底盘主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零部件事业部副总经理竹利江以《智能底盘创新测试技术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发表了演讲。竹利江在演讲中表示,智能底盘在环测试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将成为企业核心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汽车之家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零部件事业部副总经理竹利江

随着智能底盘的发展,测试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标准不完整,验证体系的复杂化,以及100%的测试覆盖度比较难。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对智能底盘测试验证体系进行了多维度的划分,并结合传统的底盘测试验证体系,提出了体系化的智能底盘验证方案,即ICDT智能底盘测试标准体系,逐步解决了测试标准不完整的问题。未来,在智智融合及开发周期缩短的发展趋势下,智能底盘在环测试技术将成为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测试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成为企业核心软实力的一种体现。而智能底盘专用试验场将成为智能底盘开发及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以下为对话实录:

各位业界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中国汽研零部件事业部的竹利江,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是《智能底盘创新测试技术探索与思考》。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全名叫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坐落在重庆的,我们有三个属性,一是中央企业,目前隶属于中国中检;二是科研院所,我们也是国家一类科研院所,也是工信部、环保部、认监委、交通部授权的汽车产品公照检测机构,拥有9个国家级检验平台和25个省部级的工程中心;第三是上市公司。

我将从以下三方面为大家展开,第一是智能底盘现状与测试验证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到现在我们搭载智能底盘零部件的车型已经达到了70余款,后轮转向、主动稳定感和主动悬架也实现了量产装车。目前智能底盘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总成系统国产化,三大底盘系统目前国产化率均超过了40%,最高的接近80%。主机厂也完成了对核心零部件独立子公司的垂直整合。

二是底盘高度集成化,悬架、转向、制动、驱动多个子系统一体化融合控制,能赋予极致安全和舒适体验。

三是智智融合趋势初显,高精度地图、多传感器融合等预知路面和场景信息,可大大提高智能底盘精准执行,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智能底盘技术将大大地提速,并开始以主机厂为主导进行,未来的智能底盘会有更大的一个想象空间。

智能底盘的挑战,随着智能底盘的发展其测试也面临诸多的挑战,最突出的有三点。一是标准不完整,标准制定目前跟不上智能底盘快速的发展,给耐久验证、功能验证、安全验证、性能校验和行业监管均带来了一些挑战。

二是验证体系的复杂化。电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冲击了传统智能底盘的验证体系,目前涉及机械、电子、软件及跨系统跨域的大融合测试,专业测试人才及工具链不完善。

三是100%的测试覆盖度比较难,实际路况千变万化,测试覆盖度、测试效率、测试复检度均是调查。

第二部分是智能底盘测试技术的探索。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对智能底盘测试验证体系进行了多维度的划分,按测试对象分,我们分为部件级、系统级和整车级三级操作系统,按属性分,分为安全、舒适、绿色三大测试主线。

基于此,我们结合传统的底盘测试验证体系,提出了体系化的智能底盘验证方案,涉及了零部件系统、测试和综合性能责实和特色功能测试金字塔型的标准体系架构。即ICDT智能底盘测试标准体系,逐步解决了测试标准不完整的问题。

针对零部件测试,测试可靠性、机械环境、电性能、功能安全、冗余安全、跨系统冗余安全,对系统性能测试单系统、多系统融合测试,采用实物和虚实结合的手段进行测试。

对于综合性能测试,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除了传统的测试之外,我们还考虑了智能底盘的特点,针对智能化的场景对安全、舒适、绿色进行测评,针对智能辅助驾驶还考虑了典型智能底盘场景下的舒适性和稳定性的测试,对于特色功能测试这一块主要是针对特色功能,比如说主动避障、高速爆胎或者是失控救车进行测试。

基于此,底盘测试的验证也呈现出了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基于我们对于标准的梳理,我们提出了智能底盘先锋计划,基于消费者关注车辆运动控制高概率的交易场景,联合行业专家筛选了5项ICDT智能底盘实车测试标准,从三个维度、13个工况为行业提供标准参考。

针对智能底盘测试的集成化和智能化两大特点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18年我们对智能底盘人才培养和测试工具链的研发。截至目前,我们已形成了功能级、性能级、体验级的模块化测试工具链,以及测试运力库、自动化测试脚本、虚拟试验场、智能底盘数据库等数据基石,可实现高覆盖度、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测试验证。

智能底盘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特点带来了车属性的跨界,大量的引入了电子电气测试方法和在环测试的手段,需要准确模拟环境、系统势能完善、负载模拟精准的测试装备集,因此我们形成了完整DV和PV的测试能力。

针对测试对象高度集成化,我们形成了两个测试平台。一个是智能底盘多系统半实物测试平台,集成转向制动悬架执行器及驱动系统控制器在环,实现多元控制,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算法开发、功能测试、功能安全测试包括系统标定等验证实验。

第二是多通道的系统实验平台。采用高度集成的设计方案来模拟系统负载,使被测对象实现势能模拟、完成系统功能、性能和耐久的测试。

通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和积累,我们形成了全域的在环测试平台即ICDT智能底盘在环测试平台,从40多个三级评价属性中,置信度为高的有34项,这是我们经过严格测试后总结的。高置信度占比达到81%,这说明了通过ICDT的平台是可以为事业做开发的,像刚刚岚图提到的,在多系统集成情况下,哪些优先由谁来负责、负责到什么程度,可以采用这个系统去寻优。

在智能化验证方面,我们应用智能驾驶技术采用驾驶机器人+高精度定位+控制软件,实现车辆在封闭场景中的无人化测试。目前,我们以迷路实验为例,我们经过10次的探寻,无人化测试的结果基本上可以与专业的试车员的测试结果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第三部分是对于未来的展望。

第一是在智智融合及开发周期缩短的发展趋势下,智能底盘在环测试技术将成为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测试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成为企业核心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我们也会致力于该项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升级。

第二是智能底盘专用试验场。传统试验场不能满足高度集成智智融合的智能底盘测试需求,智能底盘专用试验场将成为智能底盘开发及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底盘的场景库研究也需要先行。

以上是我的分享,也欢迎大家交流,这是我们事业部简单的一个介绍。谢谢!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竹利江:智能底盘在环测试技术大规模应用是企业核心软实力的体现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